????李念對這個問題也進行了回答,他道:“主要有如下原因,一是對大唐而言,那片地區(qū)遠離大唐核心統(tǒng)治區(qū),為蠻夷之地,控制那里的收獲不及付出,屬于拿到手的好處不多,反還要往里貼;”
????“二是大唐還有其他敵人,要將主要精力放在對付這些敵人上,像當(dāng)時吐蕃對大唐也有威脅,且比新羅對大唐的威脅更大……”
????“加上新羅王遣使入朝謝罪,并進貢大量貢品,給了大唐面子和臺階,大唐便順?biāo)浦鄢姓J了新羅‘多取百濟地,遂抵高麗南境’的事實,失去了對那片地區(qū)的控制權(quán)。”
????聽到吐蕃對大唐有威脅,王綰正色道:“這些異族縱使能安分一時,也難安分一世,我大秦必不能學(xué)大唐,不能做那資敵之舉!”
????這是在說大唐嫁文成公主給松贊干布,給吐蕃帶去了大量的大唐先進工藝,以及大唐允許松贊干布派人留學(xué)一事。
????這些對吐蕃的發(fā)展起到了促進作用,讓吐蕃變得更有實力再和大唐相爭。
????這不是資敵,又是什么?
????王翦又問道:“大唐的敵人還有很多?”
????李念道:“不算多,也不算少。李治在位前期,其很有作為,大唐的敵人幾乎都被平定,可等李治在位中后期時,敵人又多了起來,某些本可化解的敵人甚至還是李治和大唐親手作出來的。”
????“像東突厥,永徽元年時,高侃擒車鼻可汗,平定漠北,然而等到開耀元年,突厥阿史那伏念自立為可汗,與阿史德溫傅聯(lián)兵侵寇大唐邊境。”
????“李治任命裴行儉為定襄道大總管,曹懷舜、李文暕為副將,率兵討伐,但唐軍被擊敗,曹懷舜等都差點回不去,是用金帛賄賂了阿史那伏念,與之談和,才得以回朝。”
????“后來,裴行儉用反間計讓阿史那伏念與阿史德溫傅相互猜忌,兩人最終一同向裴行儉請罪,而裴行儉也許諾阿史那伏念,保其不死,突厥再次向大唐投降。”
????這口鍋也有太宗的一份,太宗在擊敗突厥后,并未對突厥實行合理的政策,致使突厥還能聚集起力量反抗大唐。
????始皇帝問道:“裴行儉沒保住阿史那伏念?”
????李念點了點頭:“裴行儉帶著阿史那伏念回京向李治請罪,有一名叫‘裴炎’的唐臣唆使李治誅殺阿史那伏念。李治聽裴炎之言,斬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溫傅等五十四人于市。”
????雖說是阿史那伏念自立為可汗,侵寇大唐邊境在先,但政治不是這么玩。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