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的商人在采購好自己需要的貨物后,陸續返回,但呂不韋推說自己還有一些貨物沒有采購到,要等客戶到來,采購完成后才能回去。其實他在等待秦王的指令。秦王與他的約定是,王翦來到洛陽時,就是他可以返回的日子。
????隨著洛陽恢復開市,各地的商人紛至沓來,在帶來各地財貨的同時,也帶來了各地的情報。呂不韋派出自己手下的秦人,打探了眾多內幕,逐一報往咸陽。
????進入五月后,王翦終于回來了。出邯鄲時還帶著幾分寒意,現在已經是盛夏季節。呂不韋帶著十多名秦人,乘了數艘大船,載了貨物,順黃河而下,直往邯鄲而去。
????天下大勢也如同這天氣一般,從冰冷轉入溫暖。三個天下最為強大的諸侯秦、楚、魏,分別滅了三個姬姓諸侯:周、魯、衛——衛沒有被滅,只是從周臣變為魏臣。經過幾個月的外交,諸侯似乎達成默契,承認了三國勢力擴張這一現狀。
????秦滅周后,將九鼎運往咸陽,同時傳訊諸侯,入咸陽觀鼎,其實是要諸侯承認秦國取代了周的天子之位。諸侯相互觀望,希望能有人出面打破這一局面。但觀望了半年,并無諸侯公開挑戰秦國的權威,敢于聲言不入咸陽。而另一方面,洛陽的局勢已經牢牢控制在秦國手中,甚至富商大賈也無法給秦國制造太多麻煩,反而主動投靠了秦國——沒有誰會跟錢過不去,能夠正常經商賺錢,誰又會不賺呢!除了那些所謂“周民”外,凡在洛陽有生意的商人,幾乎全都返回了洛陽,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意,并且過得都不錯。秦人除了正常向他們征稅外,還為他們提供了不少公共服務,亭驛越修越多,道路也得到整修,至少在洛陽境內,交通運輸問題已經得到很好解決。
????讓諸侯不爽的是,秦人按秦律重新組織了基層組織。按理,從寬松的周制轉入苛刻的秦律,會引發邑民的廣泛反抗;但這一情況沒有發生。洛陽人似乎對秦制十分適宜,在進行了嚴格的編戶,設立了里、亭、鄉,推舉了各級官吏和士卒后,治安狀況得到改善;奸猾狡詐之徒無從施其奸,盜賊無從匿其形。在與洛陽的士卒發生過幾次不大的沖突后,盜賊或者潛往他處,或者被迫退往周圍山區,無法在洛陽立足。東周公想仗著鄰近洛陽之利,煽動一些動蕩,也都被迅速撲滅,而且順藤摸瓜查到東周公身上。東周公受到秦王的嚴厲警告,不得不放棄了進一步行動,以免引火燒身。
????在這幾個月中,諸侯們知道了這中間起關鍵作用的人,叫呂不韋。他出生于陽翟,在各國都有自己的業務,目前住在邯鄲,是秦國質于趙的公子子楚的家臣,還被秦王拜為太子少傅——一個不管什么事,但地位崇高的官職。
????而更令諸侯驚訝的是,呂不韋在完成安定洛陽的任務后,沒有回咸陽受封,而是買舟而下,重回邯鄲!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