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將長平從北到南的的全部對峙地帶過濾一遍后,趙括還是覺得進攻必須在南邊展開。只有在那里,自己的優勢兵力才有發揮作用的可能。北邊狹窄的地方,僅僅只有一道隘口,擺出三五千人都嫌擁擠,自己的兵力優勢自然無從發揮;而南邊,雖然有山,但兩邊壁壘間的距離可達二十余里,六七千步,兩邊布置三道相距百步的攻擊陣型,是綽綽有余的。
????最早的時候,廉頗曾經一次拉出五萬軍隊在那面區域作戰,遭到四萬秦軍的頑強抵抗,最終在撤退過程中遭受不小損失,差點被白起趁虛而入。趙括走訪了那次戰斗的參與將領,反復傾聽他們對戰斗的理解,確保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思慮已定,趙括帶著門客的衛隊開始巡查各營。——這是他每天必須完成的功課。
????趙括以近乎嚴苛的方式要求自己:每天天明聞雞而起,聞鼓聲時結束整齊,于帳外點軍。早餐前后到達相應的軍營中,利用早餐時間與軍官們商議今天的作戰方案。早餐后立即付諸實施。整個作戰過程,趙括都會在壁壘上觀戰。營中有事,可以到這里來找他處理。而自從他主動出擊以來,這幾天秦軍沒有再派出小規模部隊襲擾趙軍壁壘,其他地段十分安靜。
????出戰的部隊會回到原來的營地;而晚餐后,明天出戰的軍隊會移駐到這座臨時營地中。需要訓練的士卒是如此之多,以致幾天來,得到輪訓的部隊不過三四萬人。
????趙括要求自己于晚餐后稍事休息,與諸將例會,商議第二天的事宜。然后就巡查全軍各營,包括駐扎在后山的各營。長平的防線邊長都有三百里,四十五萬人有九百個營,不算營間距離就是九百里。自從老將們離開后,趙括已經用這幾天的時間,把這九百個營全部巡查了一遍,每天至少要巡查一百個營,回來時已是深夜;幾乎剛躺下就要起床。
????今天是第二遍的開始。最南邊明天將要出擊的二十個營,是他今天巡查的重點。
????出大帳往山下走去。眼前第一個營就是今天剛剛出戰,并連戰六陣的趙軍臨時編組的營。趙括走進營中,與新任的五百人將交談幾句,沿著兩邊篝火中間的道路查看了眾士卒。士卒們見趙括一行過來,都跪起相迎;趙括叉手當胸回禮。在跳躍的火光下,這些人都顯得紅光滿面,精神煥發。
????一營營走過,有些進了營地,有些只從營外而行,但各營的狀態都看在趙括的眼里。從大帳到南邊的營壘大約二十里,擠滿了三十多個營。花了約半個時辰,走到南邊出擊各營的營地。
????這片營地是趙括硬擠出來的,就為了能讓每天出壁作戰的軍隊能夠提前一天到達,熟悉自己的作戰地域,草擬出合適的作戰方案。
????趙括到達時,這個軍兩名裨將、十名千人將和二十名五百人將正在營壘上巡視。他們見趙括到來,紛紛見禮。趙括讓他們提出自己的意見。這個軍沒有萬人將,兩名裨將分別說出自己的戰術設想,大體都是以五千人為一陣出擊。趙括道:“旦日若以二偏同戰,可乎?”
????兩名裨將有些不安,如果只以五千人出戰,兩人湊湊,還可以湊出五千堪戰之士;如果一萬人一起出戰,老弱殘兵、貴戚子弟、井市無賴就都要上陣,那不定會鬧出什么笑話來。他們找了些理由想搪塞過去,但趙括堅決不同意。最后兩人道:“軍久不練,恐難如意!”
????趙括似乎明了他們的心思,道:“軍不嚴則不立。君等所難,孤愿代行之!愿諸君傳吾令:”父子同在的,父免;兄弟同在者,兄免;家獨子免!其余,旦日皆戰!“
????在趙括的督促下,各軍官回營整頓士卒。
????按照編制,一營有一百盾牌兵,二百戟兵,一百矛兵和一百弓箭兵。其中盾牌兵和矛兵都需挑選身強力壯者擔任,弓箭兵則由善射者擔任,戟兵沒有特殊要求,一般是雜兵。但在長平,弓箭不足,弓箭兵都拿起戟甚至棍,當起了雜兵。持盾和持矛都是很費體力的,他們通常能比雜兵的口糧定量多一些。而這二十個營,能按這種編制組織的幾乎沒有,大部分都只能算是雜兵,能勝任盾牌兵和矛兵的不足兩千人,如果按常規戰術,他們這一萬人只能組織起一千人寬的正面。趙括道:”彼秦人亦無弓箭,但以戟兵戰可也。“于是,明天的作戰就派出五千還算正規的一千盾牌兵、一千矛兵、三千戟兵,以及五千完全由戟兵組成的兵陣。
????這里的整訓花了不少時間。在淘汰了老弱和父兄后,真正的戟兵陣只剩下三千人。趙括他們議定了作戰的出擊方案。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