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月,秦人也在忐忑中渡過的新年。秦人再次被趙人愚弄了!上一次趙公子郚就騙過秦人一次,秦人交還了藺、離石、祁三城,卻沒有換來擬議中的城池。秦人前去討伐,反而吃了個小虧,讓趙人得意了許多年!閼與之戰(zhàn)對趙國有多么榮耀,就于秦人有多么羞恥!這次,趙人在韓國上黨瓜熟蒂落之時,半路截去勝利果實,尤其讓秦人氣憤!
????然而,幾乎所有秦人都知道,趙國主持上黨防御的是名將廉頗,而趙王會集全國之力來保衛(wèi)上黨,要人給人,要糧給糧,要錢給錢。氣憤的秦人知道,要拿回上黨,必定會有一場苦戰(zhàn)、血戰(zhàn)。秦相讓秦國境內加緊炒粟,表明預期的戰(zhàn)爭時間會很長,動員的士卒會很多。雖然基礎士兵都是刑徒,但各級軍官要由有普通人家來承擔,特別是有爵位的人家。在戰(zhàn)爭中,基層軍官的死亡率往往是最高的,特別是公士、上造這樣的伍長、什長。刑徒的征集規(guī)模越大,所需要的各級軍官數(shù)也越大,受影響的家庭越多。哪些估計自己的家人將被征召的家庭,過年時都心情復雜:既有可能是生離死別,也有可能是人生的轉折!家人們都盡量避免談論這場戰(zhàn)爭,只相互提醒需要注意的事項,默默準備出征的物事。
????無論是刑徒還是工人,都一直工作到除夕,年青力壯的進行著各種軍事訓練,婦女則在全力炒粟。工匠們全力打造各種兵器和其他器具。
????心情最緊張的其實是最高層的官員。他們要實施各種欺騙,把真實的意圖包裝在各種虛假的謊言中;實施的各種措施虛虛實實,但在有心引導下,都被指向“向趙國復仇雪恥”的方向。無數(shù)的術士集中在各處官司,運籌如風,進行著大量的計算。
????秦趙兩國就這么相互刺激著,攀比著提高軍備水平。
????中元節(jié)過去,各地的刑徒開始在本地有爵位的士民帶領下,陸續(xù)向集結地集結。這一次,集結地被指定在河東安邑。王龁提前到達安邑,準備接受部隊。
????這時秦國連內史在內,共有十郡,內史、上郡、河東三郡距離較近,隴西、北地、南陽次之,巴、蜀、漢中、南郡位置既遠,復有山川阻隔,是最為偏遠的地方。但這些全國范圍內的征兵,將十個郡都征到了,據(jù)說是每郡二萬人,共二十萬眾!
????要將相距如此遙遠的士卒集中到一起,本身就需要艱苦的組織工作。這一次,秦人采取了最遠的地方先出發(fā)的方式,巴、蜀、南郡的士卒最先出發(fā)。巴蜀的士卒取道漢中,再經褒斜道進入咸陽,巴蜀士卒經過以上各郡時,各郡要準備糧食、營地、醫(yī)藥、工程修理等各種服務。
????南郡的士卒取道南陽,在通過韓國地界后,過黃河進入河內,轉往安邑。南陽同樣要在南郡的士卒通過時,提供各種后勤服務。
????隴西、北地都要取道內史,他們的士卒同樣要由內史提供后勤服務。
????那些提供后勤保障的郡,允許在旁郡的士卒通過后,再組織士卒開進,以免影響后勤服務的質量。
????王龁在安邑等了兩個月,第一批巴蜀的士卒才到達。這時已是隆冬,安邑降下大雪,安置這四萬士卒已經出現(xiàn)困難。張祿要求后面的士卒不要跟進,何時跟進聽候進一步教令!南郡的士卒在出了南陽后,停留在伊汝之間的河谷地帶,被命令就地安營。伊水上的新城本是華陽君的封地,算是秦國的土地;汝水邊的梁,則屬魏國所有;稍下游的夾則屬于韓國。秦國強令梁和夾共同承擔南郡二萬士卒的糧食供應。每天兩千石糧食,對兩個有著數(shù)萬人口的城邑來說,雖不算沉重,但也絕不輕松。但這時,誰都不敢輕易拒絕,以免引火燒身。
????河東負有接待全部秦軍的重任,士卒自然沒有集中,仍在各城邑中練兵秣馬。
????白起將進軍數(shù)千里趕到的巴蜀軍團移駐新田、曲沃,控制住汾水沿岸。還讓陽成君供應新田士卒的糧食。討價還價后,改為供應一半,即每天二千石。平陽現(xiàn)在已經完全失去防御能力。在白起的監(jiān)督下,平陽不許操練,不許加固城墻,不許整頓兵器,所采的礦石要全部運往安邑,不許擅自冶煉!平陽已經成為待宰的羔羊,對白起的指示完全沒有抵抗能力。
????趙國警惕地注視著秦軍的動向。當各郡一支支部隊在廣柔的大地上開過時,在趙國君臣心中激起了難以言說的緊張。迅速調集糧食和士卒,成為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潛意識。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