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主派來的說客是自己的親叔。這座城邑有能力牧馬,被稱為馬邑。
????當時牧馬都是在西邊廣闊的草原上,像馬邑附近這種山谷之處其實并不合適牧馬。但馬邑附近地勢比較開闊,養幾十匹馬倒也還跑得開。更為可貴的是,他們不僅出售馬,還負責馬的調教、訓練。這里養的馬由于種群退化,已經不適合作戰,但用來拉車或代步還是可以的。
????這位馬叔就拉來了十匹馬,為馬邑當說客。
????貴客笑臉登門,這邊自然也只能笑臉相迎。蒙驁將馬叔請入軍營,與他會談。
????馬叔首先表達了對秦軍的服從之情,并贈送馬匹十匹以為報效。
????蒙驁道:“敝邑主上黨,經年矣。而貴邑貢賦不至,何也?”
????馬叔佯驚道:“何以言之?犧牲貢獻,未敢加也,必也至!……容微庶歸城細查,若有下臣處事不周,自當斬之,以報大國!”
????蒙驁道:“馬叔至也,但以馬十騎,孤身而至,縱有下臣之過,何以查之?大軍至,未聞以騎勞之者!”
????馬叔頓時汗流浹背,道:“是敝邑失罪。容微庶歸城言于主,犒勞必至!”
????馬叔騎上馬,飛馳回城。
????蒙驁宿營的地方離馬邑直線距離只有十里,但由于少水曲折,河谷內行走不易,只有一條小道可容兩人錯身而行,幾乎不可能過大軍;要想前往馬邑,繞行山梁反而更加容易,雖然路程要增加近二十里。馬叔往返馬邑,都是走那條山道。
????蒙驁望著馬叔騎馬遠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自己進到距離馬邑十里處安營,其實目標前不完全是馬邑,周圍的城邑也在威懾范圍內。他讓被征服的邑民帶著秦大夫前往說服未征服的邑民投降,甚至勸告他們不用逃進山里,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隨著他一路北來,征服的城邑越來越多,卻在馬邑這兒遇上了說客。不僅如此,馬邑還敢關閉城門,展示出一種堅決抵抗的態度,令蒙驁感到意外。馬邑的態度也引起周圍一些城邑態度的變化。據那些前往說降的大夫報告,有些城邑的態度顯然比較強硬,與山里人怕惹事的風格有異。
????在這種小山溝里,說客是比抵抗更加稀少的存在。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以理服人、以情動人既不是生存必需,也沒有相應的培養條件,山里人通常訥于言,拙于情,凡事用行動說話。而這位馬叔明顯不是這樣,雖然言語不多,但口齒清晰,條理分明,顯然不是山溝里的產品。他會是從哪里來的呢?
????另外,馬邑是用軍事的手段征服好呢,還是允許他投降利益大呢?他看看自己所剩不多的士卒,派軍使回端氏,讓再抽調一千士兵帶著糇糧過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