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普通士兵連武器都得自備,更加不可能有統一軍服了。征召來的士兵就穿著家里的日常衣著,有錢的可以著錦袍,沒錢的只能穿那件不知道穿過多少年的綈袍;甚至有人連綈袍都沒有,只披了個羊皮。在這個嚴寒的季節里,由手執竹竿、身披綈袍甚至老羊皮的士卒組成的部隊,頂風冒雪,踏上了禍福難知的戰場。
????走了兩天,大軍來到一個明顯的臺地前。臺地下方,周圍山地蜿蜒而下的溪水,在這里匯成一片湖泊;穎水就是從這一片湖泊中流出。要想通過這里,前往陽城,必須走湖邊那條狹窄的山道,而這條山道上,秦軍留下一個營防守。按理,前軍一萬精銳,驅逐秦軍一個營應該不費力。但前軍主將卻謹慎地停止了前進,向陽翟守報告。
????陽翟守領著芒申等一眾軍官,趕到前軍查看地形。湖的東西兩端被兩座山包限制,要繼續前進必須從兩座山的山后繞行。繞山而行的道路迂曲而狹窄,是天然打埋伏的好地方。由于被山包遮擋住了視線,繞山道路只能看見一小段,便消失在山后;而在山水交匯處,一座秦軍軍營赫然在目。
????芒申問道:“出東道,其可乎?”
????前軍將道:“東道崎嶇,復有山川,難行矣。故入陽城者,多行西道,以其便也。”芒申自己也不知道這里山川地勢,也就不多發言了。
????討論的結果是,前軍明天用一天時間打通那條環山路。然后在楚軍的掩護下,后軍依次而入。
????芒申道:“陽城,小邑也,吾等守于此,彼自困耳。無賴攻也!”
????陽翟守道:“陽城雖小邑,而通于洧。若久困不解,恐其潛出于鄭,則韓危矣!”芒申這才知道,為什么韓軍不追躡秦軍之后,為什么在陽翟待得好好的,韓王突然下令要去解陽城之圍:原來陽城有一條山道可通于鄭!
????第二天,前軍分為前后兩部,輪番向據守隘口的秦軍發動進攻。前軍是戰斗力比較強的部隊,配備有盾牌、弓弩等,武器也比較精良。但秦軍占有地利,用樹枝堵住道口,迫使韓軍仰攻山上。而山上又準備了大量的大石頭,推動下來,給韓軍造成極大傷亡。前五個營的進攻就這樣被秦軍用石頭給打垮了。隨后五個營進攻時,可能秦軍的石塊都用完了,遂用弓箭迎擊。在秦軍的箭雨和反沖鋒之下,韓軍數次進攻都被打退。
????眼見將近黃昏,韓將將第二梯隊投入戰斗。就在韓軍第二梯隊進入陣地,準備發動進攻的時候,山上的秦軍竟然整隊撤離了。由于天色已晚,韓將停止了進攻,只拆毀了秦軍的路障和營柵,就退回原來的營地。清點傷員,不同程度受傷的達千人之多,主要是被石塊砸傷。好在箭傷的只有一二百人,總體來說還可以接受。在給傷員包扎傷口的同時,各營升騰起炊煙,激戰了一天的士卒,終于能夠休息一下,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口熱粥了。
????第二天,前軍的前后部互換,用戰斗力完整的后部突前,進入山道。每經過一處山谷或林木茂盛之處,韓軍都要派出前衛進行搜索,惟恐有埋伏,所以前進得十分緩慢。等他們花了半天時間,繞出山道,再次出現在穎水岸邊時,十余里外臺地上的秦軍大營赫然在目。
????韓將一面飛報陽翟守,自己已經打通了繞山道路,一面通知說,秦軍就在前面十里之外,隨時有可能向韓軍進攻。陽翟守和芒申趕到前面,韓將已經在山水之間,依山傍水修筑防御體系。而秦軍也只在臺地上觀察韓軍的動向,放出警戒,并沒有下山進攻的意思。
????陽翟守只向前軍運送了糧食,但并沒有進入山道。畢竟這里過于靠近秦軍,萬一被秦軍偷襲,糧草難保。陽翟守只讓后軍越過楚軍,占領了前軍的營地,讓楚軍留在原地,在自己身后掩護。芒申本來不愿意,但陽翟守再三禮敬,定要勞芒申大駕。芒申也無可奈何。
????陽翟守率領韓軍后軍輜重糧草,穿過楚軍營地,進入前軍留下的營地。為了表達對芒申的感謝,他還特別為楚軍留下了飽食量的糧食。
????芒申無奈地接受了韓軍后衛的地位。不知為什么,他感到有些緊張,下意識地向四周派出了巡哨。但他沒有注意到,由于天氣過于寒冷,那些巡哨的士兵匆匆巡哨到指定地域后,立即跑回營來烤火驅寒。他布置的巡哨形同虛設。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