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中日在上海達成共識,正式簽訂‘中日恢復和平協議’。因為調停四國擔心日本擊敗了中國全吞滿蒙后對遠東秩序的破壞,故在調停中表現的十分偏袒中方,令日本懷恨在心,不過因為國力的不足同時并不準備立刻向白人主導的國際秩序挑戰。日本自認為接受了一場堪稱屈辱的議和。在中方再次做出讓步,承諾將在三月內削減東北駐軍至十一個師約二十萬人,同時允許日本商船自由停靠青島港后,日本外相終于接到了國內的指示,在和平協議上簽了字。
????戰爭的禍根已經埋下了,沒有人會懷疑這一點。所有人都看到了日本付出了數萬精銳士兵的戰死、幾萬噸戰艦的重傷或沉沒,在國防軍反攻的過程中還有數萬噸的商船跟運輸船被擊沉,損失雖然遠遠無法同日俄戰爭相提并論,但也逼近兩億日圓,這叫這個國家如何能夠甘心。外相加藤高明才剛在協議上簽了字,還沒坐上返回日本的船,日本國內便傳出了風聲,有浪人叫囂著要為國鋤奸,天誅國賊。
????未來,注定加藤高明的日子絕不會太舒服。
????中國一樣不甘心,明明贏得了勝利,但是除了解除了日本的中國駐屯軍以外,什么實際好處都沒能得到。以一個戰勝國獲得非戰勝國的待遇,也只有這個在過去數十年來飽經戰敗屈辱的國家才能夠勉強接受。不過饒是如此,外交總長陸征祥也多了不少罵名,國人不少激進的年輕人普遍認為他的性子太軟,在中日協議中令中國做出了太多的讓步。
????國內不少報紙都拿著這一點說事,不斷對他進行攻擊。
????然而,一切的抹黑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新總統對他的外交總長的力挺。
????1914年眼看著就要結束了,這一年的最后一個月里,法國的首都巴黎失陷,英國在海外的殖民地、商隊不斷遭到德國原遠東艦隊(斯佩艦隊)的襲擊。在三艘德制主力裝甲巡洋艦的帶領下,這支由三艘重裝甲巡洋艦及一艘中型裝甲巡洋艦、一艘輕巡洋艦及補給艦隊組成的德國艦隊,一直游走在南大西洋及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僅十一月便擊沉了7萬噸的英國商船,到十二月更是有35萬噸的英法商船及十余艘英國戰艦折損在其手中。為其贏來了‘噩夢艦隊’的美稱。
????12月30日,李大總統拒絕了楊度等人提出的希望他能在北京天壇模仿封建帝王登壇祭天就任大總統的提案,但仍任命楊度為總統府秘書處秘書長。同一天,外交總長陸征祥攜‘中日恢復和平協議’返回北京。李大總統親自趕往火車站迎接,盛贊他為民國贏來了一場和平。
????31日,李大總統一行離開北京前往西安,他將在第二日中午抵達西安,在西安新國會大廈宣誓,就任民國大總統。
????各國對遠東這個國家巨大的政治變動,都傾注了巨大的注意力。評論文章、外交官正式的報告,甚至還有國家發表的關于遠東格局變動的白皮書,都是連篇累牘的。他們都隱約意識到,至少是在遠東,一個新的歷史格局正在塑造。
????“在中國古老的傳統當中,很少有這么年輕的人掌握國家大權的時候。當然封建帝王的子孫除外,他們雖然當上了年輕的皇帝,但是底下具體管理這個國家的還是穩重的老年人,這是這個國家的傳統。但是現在的局勢,終于發展到了這個國家背離這個傳統的時候了。一群從上到下都年輕得令人瞠目結舌的人接管了這個國家的全部最高權力。也許是這個國家的人民厭倦了上百年自己國家地位的低落,還有無能的政府,于是他們做出了自己的選擇。總之,他們在合法的程序中贏得了選舉,獲取了中央大權。筆者無意回顧他們奪得最高權力的過程,這本身就已經是個傳奇了。筆者只是想分析在這群年輕人的治理之下,這個國家究竟會變成什么樣子,對美利堅合眾國在華的傳統利益,究竟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令人遺憾的是,這個國家盡管自上而下都在模仿者美利堅合眾國,無論是政黨還是法律都有著濃重的美國影子。但是,過去數千年的統治所遺留下來的中央集權余蔭,令這個國家在聯邦體制問題上并沒有做出更多的努力跟革新,依舊是頑固的繼續堅持著中央集權,甚至那位年輕的新總統,也似乎迷戀上的權力的滋味。他大權在握,掌握重兵,盡管看上去對國會有著前任所沒有的善意跟耐心,但北京(或者西安)仍舊對地方擁有著強有力的命令跟指揮權。”
????“當然,我們無意攻擊東方式的民主方式。這個國家畢竟才剛走出野蠻、落后與愚昧,那個年輕的統治者還有著很多的問題需要他來解決。此時維持一個強有力的中央無意是維持他的統治的最好基礎。現在唯一令筆者好奇的是,在未來這個國家的新政權之中,地方議會跟國會將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英國人認為中國目前的財政是無比糟糕的,特別是在新總統為了穩定統治基礎,強行為全國的三億多農民見面賦稅后,這個國家的糟糕財政已經到了令許多人擔心,如果失去了來自國外的貸款之后,它會不會沒有倒在戰爭中,而敗于財政破產。有關英國人的擔心,筆者有著截然不同的認知,從我報自中國各地收集的情況來看,這個國家在重新實現了一統后,廢除了地方復雜的數十上百種貨幣,改為只允許本國的‘銀行儲備券’流通。”
????“中國擁有著四億六千萬的人口,在過去的數十年中,為了養活這個龐大的人群,他們的國家跟前輩們發起了一樣不算成功的工業革命。雖然這場工業革命最終失敗了,卻也為這個國家留下了不少的工業基礎。新總統也曾在美國待過,目睹了美國之工業昌盛,回國后始終努力于建設工業,到歐戰爆發前,中國已經具備一定的工業基礎。雖然遠遠不及世界各工業強國,但卻擁有著亞洲僅次于日本的工業實力。因為筆者認為英國人擔心的債務償還問題對于這個國家而言完全不存在問題。新政府通過果斷靈活的手腕進行稅收整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地方政府中飽私囊的情況,財政情況似乎也變得不那么令人不可以接受。”
????“比起這個國家的財政,筆者相信讀者最關心的還應該是這個國家的態度跟外交傾向問題。我們在做這項研究的過程中,驚奇地發現李漢在崛起的過程當中,跟英國人在**交過火,并在長江上對峙過;他的軍隊跟日本在山東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戰爭,雙方一度動員了近三十萬軍隊。而就算此時兩國剛剛簽訂了和平協議,但這一場虛假的和平能夠持續多久,沒有人去懷疑。中國人在過去的外交上過分倚重于德國,以至于現在在德國被歐戰的泥潭牽扯去所有的精力后,這個國家必須在國際社會上找尋新的強有力的朋友,而這個朋友將是美國!”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