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闔城士紳百姓從州衙,送到城門口。
????從城門口,又送出去十里到長江渡口。
????目送老知州上船,船只漸行漸遠,直至不見。
????士紳百姓,才扶老攜幼回城。
????然后發(fā)現(xiàn),城門不關(guān)了。
????大家驚訝一下,就撇開不去想了。
????嗯,不關(guān)才對,這才是和州。
????和氣的和,日子恢復(fù)太平了。
????……
????渡船上,老知州回到船艙,看著眼前五彩斑斕“萬民傘”,心潮激蕩。
????與那種整齊規(guī)整,都是綢帶做的漂亮的“萬民傘”不同。
????這個萬民傘上邊密密麻麻、重疊無數(shù)層的帶子,五花八門。
????有簇新綢緞,有更精致的緙絲,更多的是布條,一指粗細、兩尺多長,甚至還有些布條已經(jīng)褪色,是兩、三段短布條接起來的,夾雜在其中,并不顯得突兀,反而十分和諧。
????幾位耆老說了,這是和州士紳子弟,連夜走訪城中各家各戶,說了老知州要歸鄉(xiāng),大家準備萬民傘之事,無一戶拒絕,都是出了布帶。
????老知州摸著這布帶接頭,跟旁邊長子唏噓道:“為父游宦三十年,行跡四州,做了三地父母官,今日才見真正的萬民傘是這等模樣。”
????那長子引以為傲道:“和州父老至誠,不枉父親嘔心瀝血經(jīng)營十年……此傘足可傳家!”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