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攝圖聽聞高延宗在對岸的舉動,大喜,當即對部下說“高延宗筑造浮橋準備渡河了,他年輕氣盛,自任都督以來鮮有敗績,必然驕傲,輕視我等,我們便在河岸埋伏,肯定可以擊破齊軍,生擒高延宗?!?br>
????高延宗架好浮橋,卻并不著急渡河,反而踟躕不前。厙狄伏連感到奇怪,詢問于他。高延宗回答道“時值傍晚,按說倦鳥該回林了,此處草盛木衰,它們卻全都往這兒飛,難道不蹊蹺嗎?我料對面河岸,定有敵軍埋伏,不可不防!”于是他暫且按兵不動,駐扎在河邊,一面派部下穩定軍心,一面派出探馬渡河刺探軍情。
????至天明時分,派出十個探馬僅僅回來四五個,有的身上還掛了彩,高延宗一問,果真如高延宗所料,突厥于河對面有埋伏。諸將紛紛諫言,道
????“我們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如命大軍兵分幾路渡河,只要襲擊突厥人功成,便能破敵。”
????高延宗搖頭道“兵分幾路,只能是被逐個擊破的下場,吾不為也,阿史那攝圖既然存心要誘我,不等我渡河,必不會貿然行動,且再等上隔三五日,我再想想辦法?!?br>
????又過幾日,開始頻頻有突厥人渡河襲擾,厙狄伏連去尋高延宗“都督,敵我態勢此消彼長,再不戰,軍心將危殆矣。”
????高延宗道“不錯,到了今日,卻是不得不戰了。”厙狄伏連狐疑地望著他,只聽高延宗道“前日,哨騎探得一條小徑,可以繞后,直襲昌平……”
????厙狄伏連眼神發亮,興奮道“現在突厥人的兵力基本都在河岸上,城中必定十分空虛,我軍為什么不從小路出兵,偷襲昌平呢?這可是淮陰侯破趙的奇計呀!”
????高延宗點頭,虎目微瞇,看著他說“不過我上萬大軍,若有調動,必然動靜極大,因此為穩妥起見,我率大軍渡浮橋,給突厥一種正面迎敵的假象,你率數百鮮卑百保趁夜先走,繞后直襲昌平,明日清晨我會渡河,正午之前,你必須拿下昌平!”
????厙狄伏連領了將令,率著百保精銳,在探馬協助下,趁夜繞過突厥人的哨探渡河而走。
????高延宗屏息養神,至清晨,擂鼓聚將,預備渡河。鼓聲隆隆,將對岸的突厥人也驚醒了,阿史那攝圖不疑有他,大喜過望,也鳴鼓聚將,點齊兵馬要與高延宗沿河鏖戰。
????雙方拉開架勢,刀對刀拳對拳地撞在一起!兩軍甫一相逢,便殺的山川并震、日月無光,突厥人甚眾,齊人亦勇猛善戰,一時間難分勝負,齊軍的陣地正一步步朝前挪動。
????“突厥人就是一群強盜,不懂如何煉兵,他們只知道麾下人越多越好。為了養更多的兵,他們只好去搶。被搶的人沒了吃食,也只好去當強盜!這樣的軍隊,如何能對我王師構成威脅?”
????高延宗率親衛在前廝殺,硬生生為后來的軍士擠出了一方立足之處,所過之處,尸橫遍野,血浪飆飛。一時間突厥人竟難以抵擋住,但他們沒有亂成一團,相反,他們迅速組成一個方陣,騎兵和步兵互相掩護著,緩緩撤退。
????沖在最前面的軍士抬起弩箭,迫不及待地攢射過去,對面立刻便倒下一片,然而第一波羽箭射入敵陣后,對方陣型只是顫了顫,然后立刻有漫天的羽箭射了回來。
????突厥人占據了人數優勢,手中步弓的射程亦比騎弓略遠。沖上前騷擾敵軍的騎手們快速后撤,有人在后撤的過程中受傷落馬,血順著山坡染紅翠綠的草叢。高延宗大聲喝令駑箭手退后,甲騎下馬持盾步戰!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