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樓上。高談圣帶人觀戰,剛開始看到雄闊海大顯神威,輕易擊敗羅方和秦瓊后,他已是笑容滿面。毫無疑問,雄闊海乃是高談圣成就大業的關鍵。若是沒有雄闊海相助,義軍怕是連相州府之地都拿不下來。同時高談圣難免心生輕視,朝廷的兵馬也不過如此,又何必太過擔心?但是,隨著馬展登場,情況就不一樣了。高談圣沒有想到,楊林的一個義子,竟然能夠與雄闊海分庭抗禮。馬展成名的時間,終究沒有太久,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功勛。如果馬展只是和雄闊海平分秋色,高談圣也勉強能夠接受。最起碼這樣,義軍一方也不不至于陷入太過被動的境地。可是隨著時間推移,馬展竟然越戰越勇,本該大顯神威,橫掃敵軍的雄闊海,竟是逐漸落入下風。這時候,高談圣再無法保持淡然,他表情嚴肅,急切的說道:“楊林的義子怎會這般厲害,外面不都說楊林的十二太保,皆是平庸之輩嗎?不能再打下去了,快鳴金收兵。”戰局已經發生傾斜,要是再打下去,雄闊海非但沒有取勝,反而折損在敵將刀下,那就麻煩了。雄闊海的存在,便是高談圣穩定局勢的倚仗,要是雄闊海出事,那他也不必掙扎,直接放棄抵抗投降好了。后方將士得到高談圣命令,也不敢怠慢,他們立刻擂鼓傳令。——城外。廝殺了這么久,雄闊海已經有些力不從心了。他看向馬展的目光,已是充滿忌憚之色,他想不明白,馬展的體力為什么會如此驚人。和他大戰數十個回合之后,依舊戰力充沛,甚至還越發勇猛。哪怕是雄闊海,在全力搏殺這么久后,亦是覺得氣力不濟。但馬展卻跟沒事人一樣,完全不受影響。雖然雄闊海生得一副莽夫樣,但他還真不是頭鐵之人。真要和馬展拼個你死我活,對他沒有什么好處。也就是此刻,后方傳來鳴金之聲,雄闊海沒有繼續和馬展死磕,便是虛晃一招,直接格擋開馬展大刀,接著轉身而去。后方義軍兵馬,亦是趕來接應。馬展看著雄闊海離去,并未窮追不舍,雖然憑借[愈戰愈勇]詞條,馬展能夠壓制雄闊海,甚至是將之擊敗。但這不是短時間能夠做到。想要對付雄闊海,最好的辦法就是夜戰突襲,借助[夜戰通神]詞條的效果,絕對可以在短時間碾壓雄闊海。可這種機會,屬于是可遇不可求,正常情況下,雄闊海肯定不會夜間出戰,反賊必然嚴加防守,不給馬展可乘之機。不過這件事,也沒必要操之過急,他現在已經有了迎戰雄闊海之力,接下來再想辦法破城,剿滅反賊即可。也就是這時,馬展眼前忽然浮現出字幕提醒,瞬間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恭喜宿主,首次擊敗雄闊海,獲得特殊獎勵[復制],該獎勵為一次性用品,使用之后,可獲取指定人物的指定武藝。】看到這道字幕時,馬展已經是眼前一亮,之前他就在琢磨,首次戰勝宇文成都有獎勵,那戰勝雄闊海呢?主要是之前馬展已經嘗試過,擊敗羅成并未獲得獎勵,這說明,必須排名在羅成前面的,才有可能觸發。而羅成在十八杰排名第七,能排在他前面的,也就是寥寥六個人而已。現在經過驗證,馬展能夠確定,擊敗雄闊海可以獲得獎勵,那擊敗與他同級別的伍云召和伍天錫,肯定也能獲得獎勵。這當然是一個好消息,這意味著,馬展以后可以針對性的獲得首勝獎勵。沒有思索太久,馬展便是回過神來,他看著系統給出的獎勵,竟然可以直接獲取一門武藝,著實令他有些驚喜。雖然馬展很享受如今的生活,但他提升刀法和拳法,已經耗費了大量的精力,根本顧不上學習其他的兵器。馬展現在,擅長的只有破軍斬將刀法,以及一門伏虎拳法。如果能夠再增加一門武藝,必然能夠讓馬展的實力,獲得不小的提升。其實,想要讓這個獎勵效果最大化,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到姜松,直接復制他的槍法,便可獲得已經滿級的姜家槍法。只不過,現在馬展的刀法已經達到登峰造極境界,只要給他足夠的時間,達到出神入化似乎也不是問題。如果復制了姜家槍法,意味著馬展需要舍棄刀法,那就有些多此一舉了。他現在需要的,并不是長兵器。而是箭術或者一門短兵器。二者配合之下,才能增強馬展戰力,能夠在關鍵時刻起到奇效。在這個問題上,馬展并沒有考慮多久,就已經做出決斷。他打算復制王伯當的箭術。雖然說,兩軍沖鋒陷陣的時候,箭術能夠發揮的效果有限,但在遠距離追擊敵軍時,卻是至關重要。除此之外,那就是王伯當的箭術,在整個隋唐都是獨一檔的存在。其他人的箭術再好,比起王伯當,終究還是遜色了不少。馬展的想法就是這樣,他現在的選擇,無非是一門短兵器,或者是箭術。要說短兵器的話,那肯定就是秦瓊了。秦瓊的秦家锏法,還是非常厲害的,乃是一門響當當的武藝。可現在,秦瓊的锏法尚未達到巔峰,真要是復制過來,未免有些可惜。而王伯當的箭術,雖然沒到出神入化,但基本上可以算是巔峰了。要復制,那肯定復制最強的,以后拿出來,也能夠傲視天下。馬展在大軍之前停頓了一會,便是策馬回營。因為他方才擊退雄闊海,令眾將士士氣高漲,他們皆是齊聲呼喊道:“太保神威,太保無敵!”對眾將士來說,雖然反賊兇猛,但軍中有十二太保這等人物,又有何懼?聽到這中二的口號,馬展的表情稍微有些尷尬,如果他沒記錯的話,上次聽見這句話,應該是在占城國的時候吧!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