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秦軍在七月初十完全渡過黃河中,進入河東,被安排在河東安營,加以整訓。部隊熟悉旗鼓號令、行列部伍、陣型轉換、戰術動作,一系列訓練,一項項復習演練。大家知道,這一次是要動真格的,人人都不敢偷懶。半個月后,白起下令各軍向長平開進。各方間諜迅速將消息傳回,包括邯鄲和長平。
????邯鄲的糧食到達后,長平趙軍派出五萬人,連同邯鄲的援軍五萬,共十萬人,運了三天,才把糧食運完。大家都松了一口氣。有這么多糧食,可以吃一頓飽飯了吧!
????而這時,趙括與廉頗起了矛盾。廉頗認為,有了糧食作為依托,應該堅決執行穩守的政策,秦軍一定耗不過趙軍。而趙括則認為,趙軍擁有優勢兵力,應該堅決進行攻勢作戰,把秦軍清除出長平。最后,趙括道:“王不以括不才,令括將長平軍。廉卿久居軍中,辛勞非常,其歸養之!廉卿所教,括謹領!”
????廉頗瞪大了眼睛,看著眼前這位年青的趙公子,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半天醒悟過來,即拂袖而去。
????當天下午,廉頗即召集了門客,氣沖沖地下山回邯鄲。趙括請他明天再走,廉頗拒絕道:“臣老矣!未敢阻少將軍之功也!”趙括十分無奈地苦笑。
????第二天,趙括于點軍后集結眾將,宣布,從現在開始,全軍從防御作戰,轉為進攻作戰。除民眾口糧標準不變外,士兵一律足食。一些老人提出異議道:“廉卿以固守之策,秦雖屢戰而不能勝。奈何一旦改之?”
????趙括道:“今得探報,河東秦援已經東來,少則十日,必至長平。至則兵必厚,守之難也。今乃先拔其營寨,奪其輜重,挫其銳氣,然后守之必固也。諸軍必于兩日內,整頓士卒,出柵擊敵!其有久居長平,勞倦軍務,愿歸邯鄲者,愿即言之。明日有行者,即以臨敵而退論!”諸將皆不敢言。于是定議。各將回營,傳達作戰命令,要求準備進攻作戰。
????趙括于諸將離開后,帶著一批自己帶來的年輕軍官,依次找到一些年事已高的將軍,勸說他們放棄職位,回邯鄲休養。趙括的說辭是“王憐將軍白首而居軍中經年,家中懸望,老少倚門。愿將軍暫歸。驅使之事,盡付兒輩可也!”
????這些老人都是老滑頭,本來按廉頗的打法,還勉強勝任,現在要強行進攻,那可是硬碰硬,特別考驗將領對軍隊的控制和日常管理。想找由頭離開,又抹不下面子。有了趙括的這個臺階,立即應允,痛快地交出了軍隊。趙括還很貼心地道:“其有子弟在軍中愿去者,可盡歸之!”一天下來,勸退了六個將軍,兩個愿意留下作戰。六名將軍主動退出的消息,傳遍了全軍,大家見趙括也爽快地應允,并未有其他舉動,又有兩名將軍主動提出離開。
????對于將軍們離開留下的指揮位置,趙括宣布由兩名偏裨按天輪流擔任。趙括帶來的年輕人都填充了將軍子弟們離開所空缺下來的位置。一百多人根本不夠分配,又從軍營中提拔了一批基層軍官臨時充任。
????如此大規模的整軍活動并沒有妨礙趙軍出擊。這一天,依舊有一個軍出現在南方的營壘邊演習出營、接敵、撤退等一整套動作。從外面看,趙軍的行為沒有任何異常。
????次日點軍后,離開的老將被趙括直送至關外,踏上歸家的路。而在長平的更卒雖然來了輪替的,自己卻不能離開,因為趙王要求,一定要以絕對優勢兵力,狠狠打擊秦軍。趙括沒有給他們許諾什么,因為只有他知道,他們的最終命運將是全部死去……
????老將離開的各軍繼續各自的整頓,而沒有什么變動的趙軍,特別是剛剛上來的趙軍,則繼續出營實戰演習。昨天才到的司馬靳完整地欣賞到秦、趙兩軍圍繞著南面的那座小山包進行的各種戰術變化!
????陳四已經在山后的女閭和坊肆間建立起完整的眼線網絡。趙軍糧食送到被陳四從頭到尾看在眼里。他觀察了三天,連續派人發回三份情報:趙軍大批糧食運到;趙軍以車載、肩扛相結合的方式向長平運輸;糧食沒有用筐裝,在船上就已經用麻袋和草繩包裝完畢,外形極為嚴整,完全看不清里面是什么。情報順著河內的商路送到高都,再從高都送往安邑,路上就花了三天。而這三天里,陳四還有更加急迫的情報送出:廉頗已經離開長平;邯鄲的貴戚率領他們的子弟也離開了長平。但毫無疑問,這些情報均被延遲了。
????白起的報告以加急方式傳遞到咸陽,也已經是一天之后了。由于是急件,侍衛不敢怠慢,先通知了張祿和太子。張祿匆匆忙忙趕到咸陽宮,已是半夜,太子身體欠佳,委托應侯代行一切。張祿接到報告,略作思忖,感覺情況不對。白起作為河東守,只負責大軍的后勤保障,怎么干預起軍事來了?只出謀劃策不說,還擅自將河東的部隊調往長平;而且無論是王龁還是司馬靳均對此毫無異議,仿佛天經地義!兩人幾乎下意識地將自己擺在武安君下屬的位置上,對武安君言聽計從。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