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鄭安平突然回來,把家里人弄了個措手不及。鄭安平只說有事到鄭城公干,順腳回家探望。不敢久居,怕錯過了秦使。只住了一天,就踏上回管邑的路。過華陽的時候,特意拜訪了一下白氏車行和呂不韋,說自己的老家臣身故,扶靈回鄉。然后獨自駕車回了管邑。結果他幾乎與五旺同時到達。鄭安平只是簡單地與大家說將張祿送回了老家,估計去日無多。
????這兩天,管邑周邊的一些小邑中,不時出現一個須發皆白、身軀佝僂的乞丐。在閃過管邑后,往北邊而去。
????秦使果然在第三天下午到了,并未攜帶隨從,只有一乘安車。而那名乞丐也一閃而過。秦使持節符進入幾乎破敗的管城,鄭安平主動迎出來,其余諸人也都出來相迎。使者很年輕,節符上書寫的身份為“謁者王稽”。這是管邑成立以來接待的第一位官方使節,還是名秦國的使者。全體官員都不敢怠慢,集體在館驛接待。鄭安平和曹包比較懂迎來送往,在堂上與王稽閑話;粟兄、犬兄負責安排食宿;廚下的女人都給傳了話,今夜不許出活,做完飯就回家,每人加一份工錢。小四帶著驛卒四下加強巡邏,惟恐有失。同時派一名驛卒飛奔入城,快報秦國使者將至。
????鄭安平首先致禮道:“管當魏西道,魏秦交好,實管邑之幸也。秦使之至也,幸何如之!”
????王稽并無隱晦,道:“臣使于魏也,在告秋伐之止也。”
????鄭安平表示不解,問道:“何謂秋伐,奈何止之?”
????王稽大大咧咧地道:“管令有所不知,歲初,華陽戰后,……汝知之否……三晉與秦共盟,歲秋則伐一國,今歲當伐楚國。此之謂秋伐也。然則楚以太子入質,亦與秦盟,不可伐也。臣秦命報與魏與韓,秋伐中止矣,兵糧可解也。”
????鄭安平道:“此誠民之幸也,國之幸也。”
????王稽道:“民何幸?國何幸?”
????鄭安平道:“民免刀兵,國得保民,不亦幸乎?”
????王稽道:“汝其知乎,秦民人人欲戰。戰而勝之,晉爵而加官,一首一級!汝知武安君乎?首戰得五級,晉不更。再戰得十級而卒無傷,晉官大夫。再戰,其營先登,得千級,為公乘。其方廿也。而立之年,乃晉為左庶長。若無戰,焉得若此!”
????鄭安平不敢和秦使犟嘴,道:“秦以軍功制爵,魏以禮義為治也。”
????王稽道:“秦亦有禮義。如臣者,秦王命而使于國也,報成,功一級,賞一爵。”
????鄭安平道:“無生死之憂,而有功業,不亦樂乎?”
????王稽道:“焉得歲歲使命,而使命歸己耶?其有索城、邀質,往往數往而不得報成也,徒勞無功!”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